媒体机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首页 > 媒体机电
[中国交通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智慧交通学院深耕技能人才培养
来源: 时间:2022-03-31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A档)、浙江省高职重点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近期好消息不断: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培训基地,共同体专业方向是高端装备;“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智能监测、评估、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数字化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入选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度“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立项项目清单。

这些好消息来源于该校智慧交通学院。“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服务‘浙江智造’,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展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重要窗口。”学校智慧交通学院院长边浩毅说,该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8.95%,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93.87%。

教学为基

“1+X”职业技能考试通过率99%

教学工作是智慧交通学院工作的中心。近年来,该院顺利组织了187人次的《轨道交通车辆机械维护》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现场信号设备运用与维护》“1+X”职业技能考试,通过率达99%。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出版了多本校企合作双元开发教材,其中《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是国内率先出版的“1+X”职业等级证书培训教材。

近3年,智慧交通学院先后争取到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领雁)项目1项、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基础公益性研究计划项目5项,获批成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数字化产业转型及创新人才培养”方向的软科学研究基地,部分师生入选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首批“浙江青年工匠”培养项目,智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浙江省省部属企事业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去年,智慧交通学院完成国家、省级以上教学改革和建设项目5项,分别是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浙江省教育厅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浙江省教育厅职业院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浙江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浙江省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SGAVE)项目。该院承担的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8项、市厅级课题立项9项,学生先后取得浙江省大学生物理科技创新竞赛一等奖及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一等奖。

实践育人

打造“专业+项目”社团化志愿服务模式

推进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智慧交通学院的一大亮点。去年,智慧交通学院共签约校外实习实训和教师培训基地74家,与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学院,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专业教学标准研制;与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杭州中港地铁装备维护有限公司分别共建信号系统运维方向及综合机电系统运维方向的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与零跑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新能源汽车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等。

“通过校企合作,我们很多项目成果运用到研发生产上,切实解决了多家企业产线升级改造难、成本高等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家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智慧交通学院学生张银亮说。

智慧交通学院将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依托菜单式社团强素质、专业社团强技能,成功打造多个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实现了“专业+项目”社团化志愿服务新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以精品化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为抓手,创新形成以产业链实际需求为教学导向,以“岗课赛证”融合为特征的多层次分方向课程体系,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组建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充分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导师项目式、工作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边浩毅告诉记者,今年智慧交通学院将坚持“以生为本、科学发展、精心服务、促进成才”的工作理念,扎实推进“双高计划”建设项目和提质培优建设项目,高质量完成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及中德汽车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相关建设任务;加强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人才培养,继续拓展智慧交通各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拓宽学生就业方向,为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升本攻坚和改革攻坚”战略目标提供强劲动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zgjtb.com/zhitong/2022-03/31/content_310856.html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滨江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教园滨文路528号
海宁校区:浙江海宁市长安镇青年路999号
办公传真:0571-87773001 办公电话:0571-87773000 招生电话:0571-87773018 邮编:310053
Copyright@2010-2021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ICP备1502281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