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青年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乡村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9月20日,我校学生走进长安镇大型村,与退休老党员、村党员干部共同开展社会主义发展史专题学习活动,以校村联动的形式奏响理论学习与实践赋能的双重奏。

在大型村党群服务中心4楼多功能会议室里,全体人员首先集中观看长安镇发展主题纪录宣传片《如此长安》。光影流转间,长安镇从乡村到城镇的变迁历程、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与民生改善的丰硕成果徐徐展开,通过鲜活的影像资料,让在场师生与村干部深刻感受地方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奋进历程,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强大优势,为后续的理论学习奠定了直观的认知基础。

随后,专题学习环节正式开启。在退休老党员高尔坤的主持下,一场生动的“村史讲堂”温情开讲。他以亲身经历为切入点,结合大型村的发展历程,将乡村变迁与社会主义发展脉络紧密相连,用接地气的语言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村庄从基础设施薄弱到产业逐步发展、村民生活日益富足的奋斗故事。“从土坯房到新民居,从靠天吃饭到多元增收,我们村的变化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老党员的讲述引发在场人员强烈共鸣,让青年学子在村史与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交融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活动的高潮在分组精研环节。在年轻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体人员聚焦乡村振兴、文明村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机电学子结合专业所学与青春视角,踊跃建言献策。针对乡村产业振兴,学子们提出“电商助农+直播带货”的农产品推广方案,建议利用数字化手段拓宽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围绕文明村建设,他们设计“青春文化驿站”计划,提议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这些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建议,得到了村党员干部的高度认可,为大型村的发展注入了青春智慧,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关注乡村、服务基层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专题学习活动通过老党员传承经验,村干部把握方向,青年学子贡献智慧的形式,搭建了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桥梁,机电学子用青春视角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彰显了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与担当,为大型村的未来发展凝聚力量,共绘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