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投身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2-5日,自动化学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海宁市桃园村、云龙村展开沉浸式实践调研。
桃园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村等9项国家级荣誉;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美丽乡村精品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五星级文化礼堂等38项省级荣誉。
实践队在村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瞻仰李蓝丁塑像,缅怀这位中国的“南丁格尔”,学习她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参观五星级文化礼堂,感受到“每人一把钥匙”的村民自主管理模式的成功,不仅实现了基层自治,而且提升了村民的综合素质。位于桃园村中心的海宁市乡村振兴学院将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模式和具有地方特色乡村发展道路,同时,制定乡村振兴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加快全区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为建设美丽乡村制定海宁标准。


云龙村先后荣获国家首批绿色村庄、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浙江省历史文化村、浙江省森林村庄、浙江省首批传统村落、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示范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嘉兴市十大美丽村落、海宁市五星级美丽乡村等称号。
实践队在云龙村村党委书记、村民委主任范卫福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云龙记忆馆。馆内陈列着一条15000余颗蚕茧制作而成的金龙、24种不同字体蚕字画、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奖状(如国务院嘉奖令、国务院总理亲笔题字等)、珍贵的老照片(如各国外宾来访、省市领导来访等)、养蚕种桑老物件等一系列展现云龙蚕桑历史的展品。通过云龙记忆馆里的展品,同学们初步了解云龙辉煌的历史及云龙人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智能蚕室则是云龙村的科技担当。云龙村智能蚕室配合地源热泵控制系统、补湿系统等,组成了环境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服务器,不仅可以实现远程实时监控,还可以智能化调控各环境控制设备的自动运转,以达到一年四季养蚕的环境要求。
云龙蝶园则是云龙村的艺术担当。云龙蝶园是装置艺术家周峰倾心打造的生态创意展示园,集艺术创作展示、体验;教育、研学基地等一体,秉承了桑蚕文化之形态、变废为宝之蜕变、放飞梦想之蝶舞的指导性思想理念。园区内有众多由废弃的金属制的艺术品,如成红色的变形金刚,3层楼高的金属大象,近2米的关公,奔腾的骏马等等。这些作品为云龙村增添了几分艺术气息,极大丰富了云龙村的文化。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座谈会在云龙村村委会议室会举行,参加本次授牌仪式的领导有: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村党委书记、村民委主任范卫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党总支书记钱永林、党总支副书记于施佳、学工办主任罗鹏举。
范卫福书记从云龙村悠久的蚕桑文化讲起,讲述了云龙村在八九十年代由盛到衰,尔后又二次创业的奋斗史;云龙村将蚕桑文化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相结合,建设蚕桑丝织文化遗产承载地和美丽乡村文化创意经济综合体,努力呈现一条集农业观光、工业旅游、美食体验、生态休闲等元素于一体的绿色经济产业。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希望同学们注重理论学习,同时也要注重企业实践,并欢迎各位同学毕业后来到云龙工作,为云龙发展贡献才智!

党总支书记钱永林介绍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程,今年正值建党100周年,希望同学们利用本次实践机会学习云龙人身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了解这一方热土在国家不断深化改革中的前景,希望同学们勤学善思,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同学们在本次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开拓视野,同时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利用所学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推动乡村振兴,为实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汇聚磅礴青春力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