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院部新闻 - 正文

喜讯!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五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技术决赛斩获多项荣誉!

来源: 日期:2024-11-14作者: 浏览量:

在日前结束的“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五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技术决赛”中,我校4名留学生参加角逐,其中肯尼亚籍留学生Kimathi Oscar Kithinji(奥斯卡)、缅甸籍留学生Ye Lin Aung(叶林昂)在装调、操作、职业素养等各评分项目中表现优良,双双获得国际组二等奖,缅甸籍留学生Kyaw Khant(卓康)获得国际组三等奖;蔡金顺、张静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参赛师生团队获得大赛“优秀组织奖”。

获奖参赛学生Kiplagat Kenneth kiptoo(肯尼思)(左一)、Ye Lin Aung(叶林昂)(左三)Kimathi Oscar Kithinji(奥斯卡)(左四)、Kyaw Khant(卓康)(左五),优秀指导金顺蔡金顺(左二)

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是受金砖五国最高领导人认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备案的国际竞赛活动,也是促进金砖国家间教育合作、技能开发、未来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创新技术实践分享和人文交流的长效合作机制。金砖大赛由政府间国际组织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BRICS BC)、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IASDB)、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连续7年在《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工作报告》中作为成果设计呈送给金砖五国最高领导人。经过七届赛事的发展及完善,金砖大赛为技能人才沟通交流、技艺切磋、思想碰撞搭建了良好的桥梁。

本次大赛为期3天,共设学生组、职工组、国际组三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塔吉克斯坦、南非等多个国家以及我国浙江、江苏、天津、山东等省市共49所职业院校的选手齐聚参赛,同台竞技。实操环节,选手们需要在210分钟内,完成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虚实拆装与检测、电气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等多个任务。学生组还需参加综合职业能力测评,职工组则需要进行说课展示。

本次大赛为期4天,吸引了中国的86支师生参赛队伍和肯尼亚、缅甸、塔吉克斯坦、南非等在16支留学生集训队共计百余名中外技能选手参赛。齐聚参赛参赛选手需要在210分钟内,以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培训考核系统(BN-R365)作为竞赛平台,通过完成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拆装与检测、工业机器人电气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检测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运行与维护等多个赛事任务,展示专业技艺,追逐职业梦想。

第四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技术决赛现场

大赛既充分响应了国家技能人才发展战略,也与当前区域产业发展步调高度同频,同时对进一步拓宽高职教育国际交流通道具有重要意义。参加大赛不仅是一次展示选手技能水平的宝贵机会,也搭建起了进一步交流合作、共赢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大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对留学生工作一贯的高度重视和紧抓落实。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外汇通、学思并举、多元包容、弘毅拓新”为留学生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以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留学生为目标,建立多国别、多模式的留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创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留学生教育服务中心”,致力“打造一个制高点,覆盖提升一大片,带动当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构建“434”学历留学生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懂汉语、有技能、会动手、能创业”等四大核心培养目标,形成“理论知识+实践教育+文化体验”三元融合和“语言、专业、技能、文化”四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留学机电”教育品牌增辉添彩。

当前,学校围绕新一轮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对标最高、最强、最好、最优,全力争创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以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大力实施精准服务“一带一路”中资企业、精准助力本土化人才培养等“四个精准”的国际教育特色举措,针对中资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人才困境,构建职业院校跨境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学校作为教育部中非职业教育联合会发起单位之一,联合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肯尼亚教育部共建“中肯职业教育合作示范中心”项目,招收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学历留学生7人,并为肯尼亚培训专业教师53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