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学校教务处统一部署,国际教育学院于2025年5月21日召开“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
会议论证组专家由浙江科技大学中德应用型大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校“德语国家”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徐理勤教授、杭州领聚创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姿女士、杭州泰若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卢雪娇高级工程师、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工业设计经理冯峥、浙江天下网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资深Java开发工程师臧义蕾女士等组成,徐理勤教授任组长。学院院长陶宇教授、中英数字化联合学院专业负责人郁元正、陈竹韵、查娟、沈佳彬老师及学院教学办科长胡茜共同参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张伟中主持。

立足战略需求,锚定育人方向
论证会首先由院长陶宇致辞,向与会专家表示衷心感谢。接着,陶院长简要介绍了我校中英数字化技术联合学院的建设运行情况。对于此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她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纲领性文件,必须紧扣国家战略、行业变革和学生发展需求,以创新思维破解传统教育痛点,以系统性设计赋能学生成长。希望与会专家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等方面建言献策。”

随后,各专业负责人从“顶层设计思路”“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创新”等方面,全面汇报了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背景、原则与特色。方案以“厚基础、强能力、重交叉、促创新”为主线,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产教协同育人、个性化发展三大路径,力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专家精准把脉,凝聚育人共识
论证环节中,专家分别对5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展开深入研讨。李姿结合行业趋势指出:“AI技术应用广泛,对人才培养中的AI工具使用技能提出新要求。这类课程设置应侧重AI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另外,建议前置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场等软技能课程,结合企业实践开展。”卢雪娇从HR聘用角度建议方案中增加文档编辑、汇报展示、跨部门协调等基础素养的培养。冯峥建议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课融入AI技术。臧义蕾建议方案要适应人工智能发展,加强Java语言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