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禁毒防艾与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知识(一)

作者: 时间:2016-05-25 点击数:

禁毒防艾与食品卫生安全相关知识

1、“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

2、林则徐“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3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4、禁毒工作坚持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

5、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6、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是: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艾滋病抗体都为阳性,但前者有各种症状,后者外表和健康人一样。

7、目前全球艾滋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是非洲。

8、过多吃过咸的食品会加大高血压的风险。

9、蔬菜可提供人体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10、大豆是补充蛋白质的较好食物来源。11、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12、对吸毒成瘾人员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

13、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少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非法运输、买卖、储存、使用少量罂粟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4、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

15、对于被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

16、综合防治艾滋病的措施有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关怀救助。

17、从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能检测出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窗口期”。艾滋病病毒的“窗口期”一般为2周到3个月。

18、不吃早饭易造成血糖不足。

19、乳糖不耐受者享用乳制品最好选择酸奶。

20、吃零食要有选择、适时、适量,最好选择在两餐中间吃。21、《禁毒法》明确了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的主体是国家。

22、《中小学生预防毒品专题教育大纲》规定小学5-6年级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时标准为4课时。

23、《中小学生预防毒品专题教育大纲》规定初中毒品预防专题教育课时标准为6课时。

24、在中小学生中普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25、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26、在艾滋病传播途径中,传播效率最高的是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27、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28、多吃冷饮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29、油炸食品要少吃。

30、缺铁可导致贫血。31、我国目前禁毒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

32、毒源地之一的“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位于老挝、泰国、缅甸三国交界处。

33、按照《禁毒法》的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4、对吸毒人员吸毒后的变化描述错误的是生活规律发生改变,一般饮茶与白酒,不喜欢吃水果。

35、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治疗性。

36、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将艾滋病人隔离起来保护大家。

37、最容易受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是指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

38、维生素B是水溶性的。

39、深色蔬菜较浅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

40、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41、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实行许可和查验制度。

42、吸食可卡因可产生很强的心理依赖性,长期吸食可导致精神障碍,亦称可卡因精神病。这种可卡因精神病患者易产生触幻觉和嗅幻觉。

43、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适用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44、罂粟、大麻、古柯属于毒品原植物。

45、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依赖性。

4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47、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母婴途径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48、反复燃烧的开水含有的有害物质是亚硝酸盐。

49、豆浆必须煮透后再喝,因为生豆浆含有抗营养因子不利于消化。

50、缺钙可导致佝偻病。51、毒源地之一的“金新月”地区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交界地带。

Copyright 2010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校园建设和后勤处     联系电话:0571-87773081       浙ICP备15022814号-2  浙ICP15022814号-3       技术支持:西安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