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与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滨江校区举行。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林宇,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黄洋;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汤兆武、校长贺星岳,党委委员、副校长戴光麟,原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建林,党委委员、党校办主任陈宇等出席签约仪式。教务处、科研处、高教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

林宇对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近年来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学校坚守办学初心,稳固机电特色,依托独特的行业优势,专业建设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接下来,学校要持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保持对职业教育本科办学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推动职业教育迈向更高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林宇对学校办学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突出产业属性。坚守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度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确保每个专业都能精准把握自身在产业链中的位置,精准培养能够直接服务于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保证教育属性。在推进本科层次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确保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三是强化地方属性。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资源支持,积极融入并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共同构建校地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四是展现时代属性。紧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带来的机遇,主动适应并引领教育数字化变革,推动专业建设的数字化转型,探索大规模个性化培养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多样化、实用化发展。

汤兆武对林宇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教育部职教发展中心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办学成果等情况。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始终牢记践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2003年9月12日莅临学校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开放、合作、服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实、求精、求新”校训,应制造业而生、依制造业而立、靠制造业而强、伴制造业而远,形成鲜明的行业办学特色。学校党建引领成效显著。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党建荣誉,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教学改革持续深化。顺利完成“双高计划”和提质培优任务,领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数字化转型,成为全国及省级数字校园建设试点;人才强校成果丰硕。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比例双师素质教师及多项国家级荣誉团队,毕业生就业质量及满意度均居全省前列。科研与技术创新不断深入。建立多个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科研成果丰硕,专利转让排名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作为省内外重要的职业教育及师资培训基地,年培训收入创新高,广泛获得社会认可。
汤兆武表示,学校将在教育部职教发展中心的关心指导下,厘清职教本科的办学理念,提升办学治校能力;落实教育部“一体两翼五重点”相关部署,高水平推进教随产出、校企同行,全面提升关键办学能力;面向浙江“315”科技创新体系、“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等地方重大战略,创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全面开展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打造一批具有“机电辨识度”的高水平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和实训基地;科学制定“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路径,打造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样板。

会上,林宇、贺星岳分别代表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未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将在教育部和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关心指导下,持续深入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签约仪式前,与会领导先后考察了工业机器人焊接技术中心、轨道交通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基地、3D打印实训基地等,并就学校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标志性成果培育等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