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学校召开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暨辅导报告会,全面部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副校长孙丽园出席会议,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学院、增材制造学院、智慧交通学院相关负责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新进博士等共计40余人参会,会议由校科研处副处长黄金永主持。
会上,副校长孙丽园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是衡量高校综合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促进学科专业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十分必要。近年来,学校在持续推动科研工作提质增效上狠下功夫,从资金、人才、平台、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校整体科研水平不断跃升。对于如何做好国家级课题,她提到“三个有”:一是要做有组织的申报。攻克国家级课题不是单枪匹马、各自为战,需要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未来学校会持续打造“导师+平台+项目+团队”模式,鼓励产出高水平成果;二是要做有需要的研究。孙校长以中科院发布的《2024研究前沿》报告和《2024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为例,要求老师们必须具备高度的预见性,敏锐地洞察并预判国家未来的重大需求;三是要做有耐力的准备。从2021年到2024年的四年间,各类基金项目的获批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非常严峻,需要调整好心态慢慢打磨。
动员会邀请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部部长王辉作《提前谋划 精心组织 扎实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思考》专题报告,王部长结合实际案例,从研究选题、标书撰写、申报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指导。
下一步,学校将出台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科研工作质效。细化任务、强化协调、优化服务,争取在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