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域指导解课题困惑 精准赋能强科研实力——学校召开国家级课题申报专题指导会

作者: 时间:2025-10-22 点击数:

为切实提升学校教师国家级课题申报质量,破解申报过程中的难点与困惑,10 月 22 日下午,学校精心组织召开国家级课题申报专题指导会。根据课题类型精准划分,分别聚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两大领域,特别邀请到浙江工业大学陈博教授和浙江财经大学张国平教授两位业内专家,为全校教师带来针对性极强的申报指导。副校长戴光麟、全校各院系科研骨干、青年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参会。

在自然科学类课题指导环节,浙江工业大学陈博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课题申报与评审经验,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要点展开深入讲解。他从课题选题的创新性与可行性切入,详细剖析了申报书撰写中研究目标设定、研究内容梳理、技术路线设计等核心模块的撰写技巧,强调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前沿方向,突出研究的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同时,陈博教授还针对教师们在前期准备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生动解答,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申报思路。

在人文社科类课题指导环节,浙江财经大学张国平教授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为核心,进行一对一选题指导。张教授耐心听取每位教师的选题初步构想,结合学科发展趋势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规律,逐一进行细致分析。针对教师们在选题延伸出的申报书撰写问题,如选题论证的逻辑性、研究框架的完整性以及研究团队的适配性,他也同步给出专业建议,鼓励教师们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跨学科合作,提升课题的竞争力,并分享自身指导团队成功申报课题的经验,叮嘱教师们提前规划、反复打磨申报材料,积极应对申报过程中的挑战。

戴校长在会上首先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科研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的成绩,同时强调国家级课题申报是衡量学校科研实力、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抓手,对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接下来的国家级课题申报工作,他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是要上下重视,提升主动性,持续集中精力。他指出,各学院需将课题申报工作纳入重点工作规划,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国家级课题的重要性,变 “被动参与” 为 “主动攻坚”;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统筹协调,及时对接教师需求,为申报工作提供全流程支持;二是要有计划选择,精准锚定方向。戴校长强调,选题是课题申报的核心,教师需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学科优势与国家战略需求,有针对性地筛选研究方向,确保选题既具创新性,又符合基金项目申报要求;三是要借力,充分借助团队力量。他提出,科研不是 “单打独斗”,教师需主动融入团队,加强跨学科、跨院系合作,通过团队协作弥补个人研究短板;学校将进一步搭建科研协作平台,鼓励资深专家发挥 “传帮带” 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提升申报能力,形成 “抱团发展、协同攻坚” 的良好科研氛围。

指导会现场氛围热烈,两位教授的讲解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引发了参会教师的强烈共鸣。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围绕课题选题方向、申报书撰写细节、研究团队组建等问题积极提问。此次指导会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有效解决了自身在国家级课题申报中的困惑,为后续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发展,将提升国家级课题申报质量作为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学校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不断引进优秀博士人才,为科研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优化科研人才队伍结构;另一方面,学校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大对国家级课题申报与立项的奖励力度,从制度层面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充分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创造性。此次专题指导会的召开,正是学校推动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科研工作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科研培训与指导活动,为教师搭建更多交流学习平台,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水平,助力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科研力量。




Copyright@2010-2016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浙ICP备15022814号-2  浙ICP备1502281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