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7日下午,由浙江省教育厅宣教处、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会主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中心承办的“疫情下加强《基础课》教学改革和思政学科建设研讨会”通过钉钉群在云端准时召开。研讨会由浙江省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马院王东莉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我院王英飞老师作了《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在线教学模式的供需矛盾与应对》的主题发言。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线思政课应运而生,在新时期新态势下,思政课在线教学模式呈现出时空“穿越”师生互动缺位,“海量资源”单向供给普遍,需求不断“升级”与供给“原地踏步”,话语“输送端口”与“接受端口”的供需矛盾。为化解供需矛盾,需要坚持“立足需求,坚持以学生为本”,“谋求共识,坚持课程良性互动”,“双向发力,坚持要素统筹整合”,“因势利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四个原则,促进在线思政课实现供需无缝对接,形成立体教学模式,实现“1+1>2”,激活在线思政课良好效果。
何会长充分肯定了王老师在研讨会上的发言,指出王老师对疫情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提炼和分享,为后续的《基础》课教学改革提出了很好的思路。
据悉,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4篇,汇编了20余万字的论文集,共有12位教师做了交流发言。王英飞老师的精彩发言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形势下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条件,着力探索思政网课创新建设的重要成果,是健全思政课教师集体研讨、集体备课、集体培训“三集三提”制度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