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研究部署学院贯彻落实工作。院党总支书记熊峰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理论研究与宣传的主阵地,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在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上走在前、作表率。全院师生要深刻把握全会对“十四五”成就的总结、“十五五”时期发展原则、目标及重点任务的部署,特别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等关键论述,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一是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将全会精神有机融入各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系,重点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持续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金课”。二是要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坚持“八个相统一”,运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三是要牢固树立“大思政课”理念,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主题,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四是要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切实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会议明确,全院上下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科学制定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要强化学科建设,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努力产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要完善保障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证。
会后,全院党员同志纷纷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学院党总支书记熊峰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系统总结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对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率先深刻领悟全会的里程碑意义,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武装工作的核心内容。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贯通起来,引导全院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马院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切实承担起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的光荣使命。全会精神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深挖全会精神中的育人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将宏大的理论论述转化为贴近学生、生动鲜活的教学内容。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学院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治理,建强师资队伍,优化条件保障,努力争创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实现全会描绘的宏伟蓝图贡献马院的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关庆凡认为: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这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让我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道路。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生动地讲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奋斗故事,让青春在建构主流叙事、传播时代强音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为“十五五”规划实施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单博迪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航向,为职业本科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将深耕“大思政课”育人场域,推动全会精神系统化转化为青年成长的精神养分,以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激活青年信仰认同,依托数字技术构建沉浸式、互动式思政教学新样态,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与科技报国志向的深度耦合。面向“十五五”战略关键期,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引导学生扎根中国大地开展实践创新,推动科研成果向强国建设一线转化落地,着力培育兼具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与数智素养的新质青年人才,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为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职教思政人的智慧与力量。
形势政策与中国近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王英飞认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思政课教师,首要任务是将会议精神的核心要义及时、准确、生动地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理论阐释、案例剖析、互动研讨,引导学生深刻领悟其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筑牢思想根基。同时,要以此为引领,深化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力争产出有分量、有见地的理论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与贡献。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范中健认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成就,明确了“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新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立足国家战略,加强理论武装,将全会提出的核心要义融入教学,生动诠释“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深入讲解党的创新理论背后的逻辑,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同时,创新育人方式,将红色资源、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寓教于情、寓教于行,让学生在感知时代脉搏中筑牢信仰之基,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