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马院新闻 >> 学院要闻 >> 正文

校党委书记汤兆武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会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11-20 [来源]: [浏览次数]:

11月1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汤兆武出席并作指导讲话,校办公室主任廖润东、教务处处长高永祥、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徐旻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董珊珊参加备课会。会议由院长查广云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

本次集体备课会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探讨。在主题汇报环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单博迪围绕“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主题”,通过“历史方位—指导原则—制度基础—战略部署”四维逻辑理路系统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全景图,并从教材分析、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系统阐释。在交流研讨环节,4位讲授“新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师代表围绕教学设计的优点特色以及进一步优化之处进行了交流探讨,4位教研室主任就如何借鉴本次集体备课会的经验模式做好相关课程的集体备课,推动思政课整体内涵式发展做了深入交流。

校党委书记汤兆武作指导讲话。汤书记充分肯定了这次集体备课会的高质量和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本次集体备课深度融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点和“十五五”规划建议核心部署,及时准确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学,高质量完成了备课任务。他通报了学校党委最新通过的三份加强马院与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宣布成立思政课教学指导组,指出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上好思政课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汤兆武指出,思政课是高校红色底色与立德树人使命的核心载体,上好思政课是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更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首要职责。他指出,浙江具有“三个地”的独特优势,要充分整合好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协作机制,充分利用好“真理的味道”品牌资源,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高质量开发“之江匠心”等本土教材,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不断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汤兆武强调,集体备课制度是保障思政课质量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机制。就如何优化集体备课机制,开好讲好“新思想概论”课程,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坚持铸魂育人,着力提升思政课的学理性与思想性,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要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吸引力与品牌影响力,聚力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三是要坚持协同聚力,着力健全集体备课长效机制与教师发展支撑体系,夯实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基础。

汤兆武感谢与会教师的分享与贡献,并表达将持续关注思政课建设与教师发展,支持教师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竞赛,期待通过共同努力推动思政课质量提升与团队成长。

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备课会深化了对教材章节知识的逻辑、优化了教学设计,发挥了较好的教学引领示范作用。查广云表示,汤书记的讲话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机制,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加强改进思政课建设,推动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学院将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巡视整改以及学校党委新出台的三个关于思政课建设文件和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上,认真落实好汤兆武书记讲话要求。以此次备课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具有机电辨识度的思政金课,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构建学校大思政课整体格局,不负学校期待,不负党委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