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首页 > 学校要闻
全省季军15金5银!我校学子在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来源:创业学院 时间:2025-07-15

7月13日,“农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决赛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落下帷幕。

在我校推荐的32项作品中,共有20项入围决赛现场,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荣获金奖15项,银奖5项。入围项目数量、金奖数量均实现历史性新高。并首次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赛道突破金奖。金奖数在全省高职院校排名第一,全省高校排名第三。

本届大赛中,我校智慧交通学院推荐的《启磁科技——高压耐磨零泄漏磁流体密封件引领者》项目凭借小组第一的成绩入围五强晋级赛,并以职教赛道排名第一的成绩闯入冠军争夺赛,最终获得浙江省赛季军。

本届大赛由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员会、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滨江区人民政府、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共同承办,大赛主体赛事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人工智能赛道、机器人赛道以及萌芽赛道等展开。经过层层角逐,最终共有232个项目获得金奖,399个项目获得银奖。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大赛,组建大赛组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委会主任,负责指导全校大赛工作。备赛和比赛期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党委书记汤兆武关心赛事进展,校长贺星岳等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谋划指导推进大赛工作,对参赛师生认真备赛的精神给予高度肯定。

2024年11月备赛工作启动以来,创新创业学院多次走访学院,积极动员宣传,各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共在线提交了496个参赛项目,参与人数突破2300人,分别参与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人工智能赛道和机器人赛道等多赛道各组别的竞争。举办了校级初赛、复赛、决赛、排位赛,灵活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参赛队伍提供了深度训练营和精细化一对一指导。参赛师生全情投入、不懈努力,为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奖项目展示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

项目名称:“授人以渔”--鱼类疫苗精准接种技术赋能乡村渔业振兴

项目负责人:年靖宇

指导老师:张冬冬、沈紫晴、周剑鑫、陈洁琼

项目成员:孙杰、孙国栋、虞佳晨、王艺臻、王林林、刘宸豪、冯瑞缘、应易玮、周澄澄、王树春、姚坤、韩佳乐、彭伟杰、邓发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鱼类疫苗接种问题,研发了一种自动接种设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接种效率、精准度大幅提升。团队深入多地调研,助力渔业绿色转型与乡村产业升级,为养殖户提供解决方案,显著提升养殖效益。项目紧扣乡村振兴与“双碳”目标,构建产学研体系,推动渔业绿色智能化发展,彰显“红色筑梦、科技惠农”的社会价值。

项目名称:浊潮“泥”转——海洋养殖污泥“化滞为通”

所在学院:增材制造学院

项目负责人:闫浩

指导老师:鞠兰、冯青华、谢婷婷、方玉峰

项目成员:陈涛、陈浩杰、王星月、张镇东

项目简介:本项目专注于海洋养殖污泥资源化处理,自主研发的破胶剂技术和一体化生产线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支持下,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海洋养殖污泥污染难题,处理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40%,重金属去除率超95%,已成功落地多个示范项目。

职教赛道

项目名称:“钳”线搭桥——智能仿生螳臂半导体封装零电阻引线钳

所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项目负责人:许逸舸

指导老师:沈紫晴、王汝、张冬冬、宣佳敏、陈洁琼

项目成员:许逸舸、徐敬宜、方振宇、李耀天、祝露宁、卢康宇、罗栋、张金伟、周澄澄、张浩宁、邹云浩、徐嘉楠

项目简介:目前,中国先进半导体封装市场日益增长,引线键合机的需求量也不断扩大,国家政策鼓励产业链升级,国产化替代。线钳作为引线键合机中高频消耗的核心部件,提高其换线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等需求愈发迫切。微锋科技自主研发出一套结构新颖技术创新的线钳,成功提高其产线良品率和生产效率,解决企业实际需求,为中国高端制造注入新动能。

项目名称:冷睿科技——智能温控节能先锋

所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项目负责人:李士钦

指导老师:过海、韩昆

项目成员:钟泽凯、陈昱青、黃健源、于楠俊、黃 丹、仇锦怡、谢欣晨、俞良润、康铮、魏、栋、张弘秉、王一凡、高文军、鲍陈俊

项目简介:本项目致力于解决商用冷柜制冷系统的能耗问题。国内冷链行业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剧增,对制冷设备的能耗问题也越发重视,无论是2024年可口可乐发布的能效标准,还是2025年国家的强制性能效新规,都彰显了对制冷设备温控技术革新的迫切需求。从制造强国到智造强国,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温控节能技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项目名称:环纤工韵-光纤陀螺仪精密自动化绕环装备

所在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负责人:戴伟翔

指导老师:王罗俊、罗鹏举、谢钟涛、张永超、罗辰

项目成员:蒋俊贤、段梦成、余梁、黄倩楠、沈天宇、陈铭恺、沈烨桦、严小龙、张睿涛、李宏鑫、李乐瑶、张泰、戴博文、陈思蓉

项目简介:团队针对无人机高级自动驾驶领域中所面临的复杂动态控制难题,创新性地研发了一款具备高精度、高产能的光纤绕环设备。在我国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背景下,积极响应了国家对高端惯性导航核心器件制造装备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为光纤陀螺仪核心组件——光纤环的高质量制备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助力高可靠性民用导航装备国产化落地。

项目名称:稳轴智控——转向器跑合设备智能楔紧技术革新者

所在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负责人:徐培华

指导老师:封燕芳、陈罡、李格茹、周剑鑫

项目成员:王磊、杨露、林楷杰、程柯静、姜丁、周义超、吴靖锴、吴昀泽、盛哲、朱钰莹、杨敏欣、李晨煜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研发的楔紧式转向器加载跑合设备,可模拟车辆负载提前跑合,提升配合精度与寿命。团队依托校企合作,集结跨专业人才,创新夹具机构,研制出中国首项楔紧机构转向器加载跑合设备革新技术,结合软件推广,补齐国产汽车产业链短板,助力厂商提升效能与质量,推动国产零部件自主化,契合国家新型汽车战略,增强市场竞争力。

项目名称:精易智能——电缆检测服务行业领先者

所在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负责人:张泰

指导老师:沈林武、罗鹏举、林卡、屠佳佳、吴梦佳、张永超

项目成员:田仁杰、顾佳诺、郑添予、付万城、辛珍珍、吴忞、王亦菲、王伟诚、秦梓雄、戴伟翔、泮晨涛、吴洪贵、崔晨曦、郑金林

项目简介:精易智能团队针对电缆热延伸检测行业存在的检测效率低、数据处理精度差、人员操作复杂等痛点,创新性地研发了一款集U型分布式多点加热箱、基于深度学习视觉检测模块和全自动六工位自动卸载机构于一体的智能电缆热延伸检测设备。为电缆检测市场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为更多企业带来更高效、更精准、操作更简单的检测模式。

项目名称:智慧永磁,可靠开关——高可靠高响应智能环保高压永磁断路器

所在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负责人:张奕阳

指导老师:周洋、陈罡、李格茹、顾月、梁斯佳

项目成员:张奕阳、何志德、胡奕、林艺歆、赵金米、刘甜、王璐萍、叶梦瑶、谢文静、李鸣昊、姚思语、叶宸吟

项目简介:磁锋科技团队针对现有高压永磁断路器存在的“传动机构不可靠、控制响应不及时、绝缘气体不环保”的三大痛点,创新性地研发超越传统的弹簧机构断路器及国际主流永磁产品,在电力系统、工业配电、商业建筑及新能源并网等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为高压开关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和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项目名称:轮启无界——长效高精度轮速传感器筑基全民智驾

所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项目负责人:黄恩慈

指导老师:李晖、张荣路、周剑鑫、袁捷、徐靠

团队成员:卢益凡、李昌润、陈浩杰、周凯伟、王星月、林嘉晨、林志燃、孙烨倩、江毅、陈江涛、冯羿博、张俊良、焦梦瑶、毕诗帆

项目简介:本项目研发出 “长效高精度磁电式轮速传感器”。其融合新硬件、软件与算法,大幅提升传感和数据处理性能,可保障中低端车型实现 L2 + 级智能驾驶。该传感器工作原理与输出信号和现有产品一致,但因内嵌高效高精准预测性滤波微系统及特殊排列高性能磁体,性能堪比霍尔式传感器。即便无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也能因性能提升增强安全性。 项目经科技查新,多项创新属市场首创,有望应用于更多商用车和乘用车。

项目名称:光覆金甲——流体装备抗磨耐蚀技术领跑者

所在学院:增材制造学院

项目负责人:姜依彤

指导老师:吴韬、王春早、陈光、朱靓卿、朱泽宇

项目成员:姜依彤、胡锦浩、叶潇琴、姚奕、李子扬、周诗雨、帅栩、杨晨、陆威、叶兴增、施烨斌、武玉宝、叶博雄、温淳瑜、卢睿卓

项目简介:光覆金甲团队是由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同学组成。团队成员涵盖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互补,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在备赛过程中,成员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方案设计,有人专注技术研发,有人承担数据处理与分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夜以继日地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面对复杂的项目需求,团队始终保持紧密协作、高效沟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最终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参赛作品,在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舞台上斩获佳绩,展现出非凡的团队实力与创新风采。

项目名称:启磁科技-高压耐磨零池漏磁流体密封件引领者

所在学院:智慧交通学院

项目负责人:梅帅

指导老师:张海松、黄柯信、陈宁、徐悦、周传超、王红蕾

项目成员:焦梦瑶、陈艺天、林嘉诚、陈楚锋、黄翊和、蒲俊杰、蒋顺意、夏子杰、彭路遥、余佳、陈静雯、张子昂、胡广斌、黄冰怡

项目简介:启磁团队致力于研发高压耐磨零泄漏磁流体密封件——S25Y,其优势在于解决传统磁流体密封件磁流体磁饱和强度不足、磁路总体磁感应强度低和密封间隙漏磁率高等问题,提升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可进一步满足泵机等制造装备对于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的磁流体密封件的需求。

项目名称:一模一样——精密复杂注塑模具快速原型专家

所在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项目负责人:王鑫淼

指导老师:王子宝、黄熠,郁元正,周剑鑫,寿家俊,赵宇佳

项目成员:李平、张涵、施景涵、姚涵秀、俞嘉颖、沈郡霞、吕恒、徐东泳、尹星晔、沈诗瑶、葛希炜、施博、周豪俊、吕梦珍

项目简介:迅印团队针对现有光固化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存在的精度差、强度弱、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创新性地研发了一款打印速度快、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的精密复杂注塑模具快速成型专家——Swift-310打印机。在我国正加速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当下,积极响应了国家对高端精密制造技术的迫切需求,为模具制造市场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为更多模具企业带来更高效、更精准、更具性价比的生产模式。

产业赛道

项目名称:Seal Synergy—高密封性阀门填料结构优化与更换装置研发实践

所在学院:增材制造学院

项目负责人:姜政延

指导老师:周剑鑫

项目成员:姜政延、吕恒、王凯、马骏、金志超、胡侨达、陈楚锋、王鑫淼、何澳宇、王哲、卿凤翎、刘洪阳、王辉、陈艺天、梅帅

项目简介:Seal Synergy团队针对现有密封填料存在的易泄漏、更换时间长等问题,通过优化密封填料性能并创新性研发填料更换装置,打造出兼具高密封性与便捷维护性的密封解决方案。在我国持续推进工业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助力制造业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积极响应了行业对高性能密封技术及便捷维护方案的迫切需求,为密封应用市场带来了全新选择,为更多工业企业带来更可靠、更省时、更具经济性的密封及维护模式。

机器人赛道

项目名称:精测智触——高精度智能触觉感知系统

所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项目负责人:李林杰

指导老师:朱蔷,叶扬青,杨天玲,刘菲,沈紫晴

项目成员:李基辉,徐嘉楠,荣兴瑞,黄佳泷,郑晓峰,孟海良,马小龙,毛耀杰,方晔,陈洁

项目简介:系统基于“感知-决策-执行”闭环控制原理,通过多模传感器实时采集触觉信息,利用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决策,最终通过机械手爪实现柔顺抓握。本系统的核心模块——智能触觉感知系统,通过仿生学原理深度解析人类手指触觉机制,创新性地设计了多模态传感器在指尖的优化分布方案。

项目名称:校巡慧控——新一代高效校园安防动态补盲系统

所在学院:自动化学院

项目负责人:唐嘉乐

指导老师:陈罡、周洋、梁斯佳、林登

项目成员:唐嘉乐、於燚梅、陈铭恺、张磊、常小峰、马智颖、樊彩莹

项目简介:本项目致力于研发一款基于智能机器人平台的校园智能巡检系统,以提升校园安防与设施管理的效能与可靠性。该系统旨在实现全天候无人值守巡检,主动发现隐患并即时预警,有效减轻安保人力负担,显著增强校园安全性与降低运维风险,为构建智慧平安校园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滨江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教园滨文路528号
海宁校区:浙江海宁市长安镇青年路999号
办公电话:0571-87773000  办公传真:0571-87773001 招生电话:0571-87773018 邮编:310053
档案查询:0571-87772718
Copyright@2010-2025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浙ICP备1502281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