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首页 > 学校要闻
智能引领制造 创新驱动未来——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在我院圆满落幕
来源:继续教育学院 时间:2018-06-04

        智能制造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现代化、国际化都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为了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助推中国制造2025,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设了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

1.jpg

        5月30日-6月3日,由教育部主办,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我院协办的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在滨江校区举办,经过选手们激烈角逐,3日上午圆满落幕并在5号楼报告厅举行闭幕式。赛项执行委员会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郑丽梅,浙江分赛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王国银,赛项执行委员会委员、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伍学哲,赛项执委会委员、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大寨,学院党委书记黄道平出席本次闭幕式。代表队选手、领队、指导老师以及大赛监督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300余人参加了闭幕式。闭幕式由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事保障工作秘书长、浙江分赛区执委会委员、赛项执委会副主任、学院副院长王建林主持。

2.jpg

        黄道平书记代表学院致辞。他对赛项的成功举办和选手们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对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大赛合作企业给予大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向为大赛付出辛勤工作的专家、裁判、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表示敬意。他说学院严格执行大赛执委会颁布的《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的有关规定,以赛项设计和竞赛组织的公开公平公正为核心,在赛题管理、成绩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开放赛场管理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大赛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提升学院承办大赛的能力,促进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赛项执委会委员、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大寨作赛项点评。他从竞赛平台新、竞赛技术含量高、竞赛内容难易适当、竞赛评分规范总结了本次大赛的四个特点,希望选手们今后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注重比赛策略,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浙江分赛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王国银宣布比赛结果及优秀指导老师名单。主席台领导为本次大赛的优秀指导教师和获奖选手颁奖。

3.JPG

4.JPG

        赛项执行委员会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郑丽梅作总结讲话。她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关系着产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实现制造强国梦想,人才是根本,基础在教育。她强调本次举行的“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赛项,就是针对服务智能制造人才需求,培养体现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相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精心设计的。她希望参赛选手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短板和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点亮精彩人生,成就更高梦想。最后她代表赛项执委会对我院在本次大赛中提供的热情周到服务表示感谢。

        我院作为赛项协办单位,在赛项执委会领导下,由继续教育学院牵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确保大赛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进行。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计划单列市)的65支代表队195名选手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共产生一等奖7队、二等奖13队、三等奖20队,7支代表队的14名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选手们都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展现出了较强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2025纲要给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职业院校不仅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而且是培养产业链上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智能化是未来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善于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产业的快速变革。据悉,本赛项竞赛时长5个小时,比赛形式为团队赛,该赛项检验了参赛队伍的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和协调配合能力;竞赛以智能制造实训平台为载体,以任务书形式,结合企业先进的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等,同时将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视觉检查技术、智能产线控制技术等多专业的技术技能和知识融合进来,促进机械制造类、自动化类、工业工程技术类、工业机器人技术类和电子信息以及计算机软件专业群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为智能制造行业需要的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今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赛项设置上也越来越体现出对新兴产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导向。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滨江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教园滨文路528号
海宁校区:浙江海宁市长安镇青年路999号
办公电话:0571-87773000  办公传真:0571-87773001 招生电话:0571-87773018 邮编:310053
档案查询:0571-87772718
Copyright@2010-2025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浙ICP备1502281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