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工匠精神土壤,营造劳动光荣风尚
---长安校区组建首届劳模班开展生活劳作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工部在2019级学生中选拔70名劳动达人,组建长安校区首届“劳模班”,每日分批开展生活劳作,从土地开垦、种植规划、精选育苗、动手种植、种植呵护的每一个环节,学子们都积极在群聊中分享交流劳动经验和养护注意事项。




自5月9日返校复学以来,长安校区实施封闭式管理,为丰富学子在校生活,锻炼健康体魄,学工部积极营造劳动教育的氛围,让学子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切实经历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锻炼健康体魄。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劳动,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在大学期间开展劳动教育对于青年学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地位不可或缺,帮助莘莘学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内化为精神境界,为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打好坚实基础。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既能用其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又能感受劳动在人生中的价值,培育对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学生在劳动中能愉悦身心、强健体魄、增强意志力;学生还可以在参与劳动过程中感知和创造劳动的美,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