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下午,学校召开《之江匠心》教材与课程建设座谈会,总结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自试教试讲以来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课程试教试讲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下一阶段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校党委书记、《之江匠心》主编汤兆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之江匠心》参编专家周琳教授、房利教授,课程主讲教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以及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代表参加了座谈。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查广云主持。

会上,汤兆武充分肯定了学校《之江匠心》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代表学校党委和教材编委会对学校参与教材编写和课程试教试讲教师所作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表示感谢,并就完善教材修订和课程下一步建设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好课程建设。汤兆武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培养大国工匠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对学校办学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开设《之江匠心》课程,就是要更好地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和对我校发展的重要指示落实好。要把《之江匠心》教材课程建设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浙江省委重要部署和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提升立德树人质量,高质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二是提升专业能力,打造更多思政金教材和“思政金课”。要加强教材编写的系统性、缜密性和逻辑性,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守正创新挖掘好、讲好大国工匠案例,充分发挥思政育人作用,切实把《之江匠心》打造为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以进一步适应学校“新双高”建设和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建设需要。三是进一步总结经验,扩大教材影响力。要脚踏实地、立足实践,针对试教试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和深化教材;要加强宣传、积极争取,推动教材在省内其他高校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使用,不断扩大学校和教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打造学校思政引领力。

查广云教授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言。查广云指出,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之江匠心》教材课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并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认真学习贯彻好汤兆武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不忘初心、聚焦本职、守正创新,将汤兆武书记对课程建设的要求转化为下一步办好思政课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工作实招,为推进学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推动“新双高”建设和创建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贡献力量。
《之江匠心》课程组组长凌娟博士就课程试教试讲情况作简要汇报。授课教师代表刘良模、范中健等先后就课程试教试讲中的相关体会及有关建议作交流发言。据悉,自2024年初课程正式开设以来,已有近30个班级、1000余名学生参与课程学习。课程组围绕体现思想味、教育味、精致味、浙江味、时代味“五味”的建材建设定位制定了《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课件》,通过每周开展集体备课会的形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课程案例丰富、吸引人、接地气,学习收获很大。授课教师们也深刻感受到教材编写和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相长,进一步深化了对大国工匠、“浙派工匠”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了对服务制造强省、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的自觉性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