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更开阔的全球化视野,深入了解90后中西方不同国家学生的特点,更好地为本土学生以及未来留学生教育服务,12月14日下午,国际教育系中澳国贸和数控专业教研室,邀请合作院校——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的Supaporn Calapati以及Peter Moran教师作了题为“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rans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的专题教学研讨会。
Supaporn在澳大利亚获得国际教育博士学位,她从自身多年的教学观察和研究,比较不同东西方文化以及亚洲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不同国家学生对老师角色的期待和学生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她认为,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相比,受孔子儒家大统思维模式影响较大,将老师视为无所不能的长辈,期待老师给出唯一的答案并以模板的形式告诉学生该如何做,平时喜欢记笔记,较依赖书本;而西方学生则相对喜欢提问及挑战传统,与老师平等交流等。跨文化教学对教师而言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也应反思教师自身的文化背景对学生的思想、感觉和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Peter以《BSBMGT605跨组织领导力》课为例,解析了澳大利亚关键职业能力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下,如何根据澳大利亚培训包内规定的每个课程能力要素(Element),科学设计有助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推动学生自发学习,体现公平性、弹性、有效性、可靠性的考核方案。
国际教育系中澳合作国贸和数控专业教研室将继续集思广益,深入学习和借鉴澳方先进的合作办学理念,更好地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本土化教学改革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