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机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首页 > 媒体机电
[浙江校媒]浙机电团队创新研发水稻穴播机
来源: 时间:2025-04-02

近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李士钦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高效水稻精量穴播机,通过“振动分种”“多环节独立作业”技术,将播种合格率提升至87%以上,每亩种植成本降低约15%。这一成果有效解决了传统播种机种子损伤率高、分布不均等问题,为农业机械化升级注入新动力。

水稻种植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但传统播种机因依赖重力下料,常导致种子堆积、芽种损伤,合格率不足。以嘉兴农户陈建国为例,其80亩稻田每年需额外投入200小时人工补种,成本增加约1.2万元。2023年,李士钦团队在调研中发现,类似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农业生产效率。

4883C

李士钦团队在嘉兴农田实地调研

李士钦团队在跟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指导老师研究水稻穴播机器时,团队进一步发现,市面主流播种机多依赖重力下料,但种子在取种时由于流动性差,会受到轮的剪切、摩擦和挤压,造成芽种损伤,并且组穴以及成穴性较差,导致播种合格率不足60%。面对这一行业痛点,李士钦团队决定以“排种器”为核心展开技术攻关,目标直指“精量、均匀、低损”三大指标。开展了芽种振动无损分离技术、提高组穴率技术和提高成穴性技术的研究,经过数月的研发和测试,成功设计出一款振动式排种器,专门用于水稻精量穴播机。这款设备通过振动技术让种子“活”起来,播种更均匀,种子浪费更少

团队负责人李士钦介绍

“传统排种器像‘漏斗’,种子被动下落;我们要让它‘动’起来,主动控制每一粒种子的轨迹。”

于是经过数月实验,团队创新提出“多环节作业解耦”理论,将播种流程拆分为取种、组穴、投种三个独立环节,并针对每个环节设计专用模块。“多环节作业”的播种方法,使取种、组穴和投种各作业过程解耦,有利于控制每一个作业环节,提高穴播质量,通过“降低种子损伤”、“补偿修正组穴”、“投种集中”的显著特性,解决了水稻精量穴播存在的:“穴合格率低、种子损伤率高、成穴性差”三个技术瓶颈。在取种阶段,团队摒弃传统重力供料方式,设计了一种“二级振动型分离组合装置”,通过振动提高芽种的流动性,使芽种以自由状态完成分离、取种,从源头避免堆积。组穴环节则引入“柔性补偿机构”,使其具有延长穴孔充种时间,补偿、修正穴孔充种粒数的功能,提高穴粒数的合格率。在成穴阶段,优化设计播种轮尺寸,保证同一瞬间处于播种状态的穴孔数为1,让种子的穴种合格率提升至87%以上。

水稻精量穴播机样机

科研团队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这种振动式排种器不仅播种速度快,而且每穴种子数量稳定在3~5粒,播种均匀性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种子浪费大幅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之后团队又在浙江台州、嘉兴、温州等地开展实际应用。

一位参与试验的农民表示

“以前水稻插秧费时费工,又累人,现在用这种新机器,水稻种植方便很多,播种又快又准,省心多了!”

目前,该设备已在浙江台州、嘉兴、温州等地投入实际试验。据测算,使用该设备后,每亩水稻种植成本可降低约15%,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切实支持。

27610

水稻精量穴播机在嘉兴进行应用演示

水稻精量穴播机振动式排种器的研发,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它不仅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也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这种振动式排种器有望在全国水稻主产区推广,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uhrUIYVERnG1z6uzhraA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滨江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教园滨文路528号
海宁校区:浙江海宁市长安镇青年路999号
办公电话:0571-87773000  办公传真:0571-87773001 招生电话:0571-87773018 邮编:310053
档案查询:0571-87772718
Copyright@2010-2025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浙ICP备1502281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