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柴 睿)11月29日,随着“职业教育看浙江”2023年全国主流媒体浙江高职行活动的进行,记者走访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入了解了学校在擦亮产教融合的“金字招牌”上采取的多种措施和成果。
“职业教育看浙江”2023年全国主流媒体浙江高职行活动在杭州正式启动。来自全国的20余家主流媒体将前往杭州、金华等地,探访“工匠人才”摇篮如何赋能乡村振兴,探秘“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如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高职教育拥抱数字化带来的新变革,开启一场关于“浙江职教力量”的大观察。

“职业教育看浙江”2023年全国主流媒体浙江高职行活动现场
“学校在坚持立德树人,打造工匠摇篮的同时,始终把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徐时清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近年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与科技领军、专精特新企业等联合攻关,解决超长跨度扶梯、电梯智慧监管平台构建等技术难题15项,突破关联产业发展瓶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强化“载体建设”的体系化构建、高水平服务和高效能运行,积极融入地方政府重大建设任务、紧密结合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发展,依托校企合作的特色和优势,持续迭代升级,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积极构筑高质量技术服务体系,打造了一批支撑学校发展、引领行业转型、面向公共服务的技术技能服务平台。
同时,学校率先提出“校企合作要双赢,以他赢为律,而且有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在这个理念引领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校内选出一栋教学楼,大胆实行“敲墙”行动,由校企联手装修、改造,并允许教学楼在名义上归企业所用。学校教师下派企业,企业专家进驻学校,校企双方教师按照教育规律带领学生为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实现了所有成果双方同步共享。
如此合作方式,后来在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内屡见不鲜,学校提出的校企共同体“金字招牌”也被不断擦亮,形成了引领全国校企合作的“杭职路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友嘉模式”“达利现象”“特种方案”等影响不断扩大,学校整合行业企业投入5000多万元,与友嘉实业集团、达利(中国)、西奥电梯等行业主流企业共建友嘉机电学院、达利女装学院、特种设备学院等多个校企共同体。
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商业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计算中心的关键是如何把数据背后挖掘出来,学校专门设置了商业数据分析专业,也就是把商业数据进行二次清洗。近年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人工智能+、数字化+”,打破专业课程边界,围绕职业工作过程进行专业课程的应用性构建,面向工程应用实践进行实践与创新模块的深度性构建,针对职业情境进行能力扩展课程的复合性构建。

“职业教育看浙江”2023年全国主流媒体浙江高职行活动现场
据悉,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累计向社会输送近1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始终名列浙江省高职院校前茅。近三年,留浙就业人数超86%,500强企业就业人数达20%。涌现出以5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一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行业领军人才。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职也在行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是国家“双高”建设项目中的高水平专业群。近年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名列全省高职院校前茅。
目前,学校建有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领域国内顶尖的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并以这两个专业群为龙头,打造信息技术、增材制造、智慧交通等七大专业群,积极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增逵告诉记者,学校管理在数字化改革上,核心主要在两个方向,一方面是数字化治理,另一方面是数字化赋能。目前数字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学校正全力推进“改革攻坚”和“升本攻坚”。不断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建设智慧校园。构建校域数据治理服务平台,实现对业务数据的全面规范与集中管理,有效地推动学校治理向数据驱动、协同治理、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技术助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审:周中英
二审:梁国攀
三审:张天明
原文链接:https://site.gog.cn/650003/20231129/1063948001398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