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清廉文化 廉政文苑 正文

【廉政文苑】164:子发之母 以诗为教

时间:2024-03-09 来源: 清廉浙江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一个时代,倘若不能熟读《诗经》,定会在众人面前发言时感到底气不足。《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战和频繁,使者来往不断,对于他们而言,必须学会在外交场合中恰当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或增添文采,或委婉表达自己的意见。


  其实,在日常场合中,《诗经》也派得上用场。西汉刘向的《列女传》中曾记载,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子发之母,就曾用《诗经》中的话来教育儿子。


  子发奉命攻打秦国,遇到粮草断绝的困境,遂派人向楚王求援。使者请粮之余,拜访了子发之母。她问使者“士卒得无恙乎”,使者回答士卒分食豆粒。她又问“将军得无恙乎”,使者回答将军早晚都能吃上肉和不错的饭食。


  此役,子发率楚军取得了胜利。带着凯旋的喜悦回到家中,子发却吃了母亲的“闭门羹”。母亲不仅不愿与他相见,还派人数落了儿子一番。她引用越王勾践带兵的故事。勾践带兵伐吴,有人献给勾践一坛美酒,他不独饮,而是将酒注入江中,命士卒在下游饮,其实江水中已没有多少酒的美味,但士卒的战力却增加了五倍。又有人献给勾践一囊干粮,他命士卒分而食之,每个人分得的食物很少,但士卒的战力却增加了十倍。勾践最后灭吴,卧薪尝胆,终有结果。


  母亲质问儿子子发,身为楚国大将,为何自己吃好的,却令士卒分食豆粒。她引用《诗经》中的话“好乐无荒,良士休休”,并解释此语“言不失和也”。“好乐无荒,良士休休”出自《诗经·唐风·蟋蟀》的最后一节。这节全文如下:“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诗人由蟋蟀从野外搬到了屋中、天气渐冷而感到时光荏苒、人生苦短。人生苦短,那该如何是好呢,是纵情享乐,还是怀忧丧志?诗人认为这两者都不可,要“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即不能贪图享乐,要想想是否有可忧之事,“好乐无荒,良士休休”,掌握好娱乐与工作的度,不因享乐而荒废正业,如此君子就可优哉游哉。


  子发之母以此教育儿子:虽然打了胜仗,却失去了人和,也滋生了骄奢的态度,实在危险。子发听闻母亲的话,深感内疚,向母亲请罪,这才得到了原谅,进了家门。楚王听闻此事后,对子发之母心生敬佩,用《诗经·小雅·小宛》中“教诲尔子,式榖似之”来颂扬。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正是因为《诗经》有如此多的功用,故而产生了诗教,这是我国家教中的重要内容。


  诗教,让人温柔敦厚,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家人、四邻,进而扩展到素未相识的人,和合大同。

 

Copyright@2010-2016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滨江校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教园滨文路528号 海宁校区:浙江海宁市长安镇青年路999号
    办公传真:0571-87773001 办公电话:0571-87773000 招生电话:0571-87773018       邮编:3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