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梅鲁海:“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交互共生和价值耦合(2021-10-11)

作者: 时间:2021-11-12 点击数: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交互共生和价值耦合

梅鲁海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要:

为阐释两者协同育人的人本定向性和内在统合性,介绍了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耦合性、共生性和亲和性特点;论述了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和育人要素共生体系持续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强调在育人实践中要突出多学科互融与共建、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以及企业文化教育,指出大数据+教育等大德育框架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和职业人才价值链的跨界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路径;职业教育;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提出要持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院校的建设计划,并坚持扶优扶强扶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将纵深推进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并全面促进职业教育链与区域产业链及创新链的同频共振。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强调学校和企业共同为企业培养有技术特长和敬业精神的人才。产教融合既要突出个人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强调学校的思政育人和价值引领功能。而学校正在大力推广的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将德育无缝融入各专业的课程教学,课堂授课环节重视在知识传授中塑造主体意识,同时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在育人目标上都强调价值观的引领和职业素养的提炼,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时代新使命,并不断得到赋能与强化。[1]

一方面,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双驱动育人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推进重点领域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学校教育积极响应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的有效举措。推进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同步建设,要通过学校课堂教育内容与产业经济需求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深化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和模式改革,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在学理逻辑上也是一种共生和映射关系,是高职院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重要实践,可以完成专业知识功能间的多维转换以及育人要素与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培育一种跨界育人创新的共同体形态和生态系统。为实现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的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手段运用和多重层次展开,需要以交互协同技术为支撑,重构各育人要素间的动态关系。[2]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具有耦合性、共生性和亲和性的特点,提出了两者协同育人模式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强调育人要素与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以及企业文化教育,指出大数据+教育等大德育框架体系的构建可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和职业人才价值链的跨界和协同发展(图1)。

一、“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耦合性、共生性和亲和性

(一)思政回归人本,体现育人目标内在统一的价值耦合性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育人目标的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很难做到统筹兼顾,这一直是很多院校面临的教育困境。对人的客观存在、人的属性的关切,对人的价值的唤醒和提升,这是人本主义哲学的人才培养宗旨,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倡导发掘和运用各专业课程里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其实质也是指向人自身的完善。因此,充分挖掘课程背后的人文底蕴,并用文化自觉的内在培育和多元育人工具的有效整合,是协助在校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手段。[3]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两者都提倡以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观念上的互启、学科上互构、方法上互用及精神上互融来进行课程的建设活动,强调内在统合育人目标的价值耦合性,即传播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功能属性、学生身心健康的人格属性、价值引领意识形态属性间的有机统一。

(二)师生心智交融,体现多元文化共鸣的内涵交互性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所构建的育人模式是一种师生在知识和情感方面双线互动、互学、互助和教学相长的思政育人的生态运作模式,也是一种共生交互性的文化模式,即在一种交互性的文化环境中,对于塑造主体的行为来说,交互的环境比个人文化背景显得更加重要[4]思政多元文化育人的内涵交互性强调育人主体是按照交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果去采取行动,课程思政”+“产教融合要求在根植于内涵式发展要求和原则的基础上,主张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触摸历史、感知现实、引领未来。依托本地的育人资源优势打造自身的品牌课程,不断渗透文化育人的思想,潜移默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盘活育人资源,体现产教协同融合场景的生动性和启发性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单线灌输为主,课程实施多是一种大班化的教学方式,这种学科孤岛课程割据现象造成学校专业活力匮乏、学习动力不够、教学范式单一,大大阻碍了教书育人的内涵式发展。因此,课程思政”+“产教融合育人实践方面的创新应集中体现如何围绕着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为了有效聚集创新育人的各项资源,科学梳理和调动各育人主体及客体要素的优势和能力,需要加强育人信息互通和彼此间的育人资源共享来联合攻关,重构一种协同育人的创新,盘活育人资源,借助价值塑造与观念引导来激活各个教学场景,灵活对接思政教育的内核理念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培养内容,并深刻挖掘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的精髓全方位地渗透映射到课堂教学中,形成一种一体化的互促式全新育人模式,进而达到相映成趣的效果。在课堂育人的内容和方式上,要突出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的思想性、亲和力、引导性、趣味度和启发性,特别是可以尝试进行慕课、翻转课堂、特色实践等方式,因事而新,因势利导,因时而进。 

1“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体的交互共生、价值耦合和实践路径  

二、“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价值耦合和学理阐释

(一)“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确立主流价值观的话语自信,筑牢正能量和主旋律的话语权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都强调职业教育和德育的自主性、自觉性与主流价值观念的统合,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优势和政治话语体系的主动权,这其实也是一个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过程。伴随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教育的育人本质往往趋于淡化,这是信息技术向素质教育延伸的消极面。两者协同育人积极主张在育人微观层面的务实运作,持续建立主流价值观的话语自信,弘扬正能量,不断坚定政治思想立场,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让协同育人回归立德树人的本质目标。

(二)“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挖掘人文价值意蕴,有利于育人要素共生体系的持续构建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都以育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发挥为前提,去挖掘课程和教材背后的人文价值意蕴,并转换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方式,积极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和观念引导。两者都认为要从教师认知层面与实践层面去探索一种育人单元格局,要依照逻辑演绎与实践归纳的流程方法,提炼为更高层面的课程体系与特色课程。同时,随着育人单元间协作创新关系的深化与发展,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会逐步实现由传统的点对点、点对面方式到立体交互网络式育人格局的转变,并会派生出新的合作教育模式,进而达成一种育人要素共生体系的持续循环。例如:可以构建一种完善的互联网+教育,打造多元化、融合化、动态化、持续化的协同创新思政育人体系,避免只是简单化地将授课内容与形式迁移至互联网。[5]

(三)“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专业学识性、产业现实性与思想政治价值性的统一

当高校把追求高就业率作为首要的关切目标时,往往容易造成学校整体育人资源运用能动性不足的问题。以课程思政”+“产教融合为基础进行的育人模式,正是强调了院校在专业内涵上的学识性、择业就业现实性与思想政治价值性的统一,强调在校学习、素质提升、人生规划、社会认知和职业选择的统一性。两者协同育人都紧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关注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业对人才需求带来的新变化,并引导树立正确的思想信仰、理想追求和职场就业新观念。

(四)“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有利于职业规划,多学科交叉学习更有人文深度与情境趣味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通过将产业需求、经济发展、人才规格、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学生就业需求结合起来,可以建立高职院校新的课程育人体系。新课程体系需要在知识传授中穿插价值引领,在思政传播中导入职业规划,注重交叉学科互引,在课程内容中引入思政素材,打破传统的单向度和粗放式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困境。多学科跨界融合学习的过程,可以让课程更有人文深度与情境趣味,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体验与情感体验中产生思想共鸣和心灵触动。

三、“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双驱动协同育人模式的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

(一)协同育人强调多学科互融与共建、感性和理性教育等多种育人要素间的多维转化

高职院校可以将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的核心要领和学校专业课程的具体育人环节有效的对接,突出价值引领的德育特色,把德育的内容精髓密集化布局,并避免这些育人要素在事务传递中的层层弱化。学校各个专业要推进学科间知识之间的广泛融合,要确定基础课程、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及课程的目标定位,重新梳理课程之间的育人关系,激发育人资源的活力,协调教学场景的诸多要素。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未来职业实践需求出发,推动各专业课程间的多学科互融与共建,辩证地去处理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学识教育与人格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分阶段和分层次的德育或课程思政目标效果的有机衔接。要有针对性地形成大思政的育人体系,并形成一种系统化的德育观。[6]教师要达成对育人目标共识的同频共振,自觉形成德育意识、思政能力、育人自觉和价值自信。学校要因势利导,将各种德育因素安排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周期中,积极推广讨论合作和启发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探讨各个专业课程深层具有的文化因子和价值范式。

(二)“课程思政”+“产教融合”有赖于精于育人要素与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

以职业素养和养成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要在课程学理框架的基础上,挖掘专业知识体系背后的价值和伦理等内涵,引导学生从专业的维度去审视社会形态问题,进而对人文情怀引起关注与反思。在满足教学标准的前提下,进行育人要素与育人主体间的协作创新,力求展开理论传授向社会实践的辐射,把抽象的思政概念和要素顺延过渡到时事政治、经济生活和社会热点等,这样不但思政话语体系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大大提高,而且课内育人要素与外在社会要素的同构和互补效果也得到增强。为提高课堂育人效果的针对性和人本定向性,要善于利用新社交平台开展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对话交流,并平等与互动,拉近彼此距离,获得情感共鸣。[7]

(三)突出“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教育特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要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体系,专业课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角色意识需要转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一种理性平和的情感态度,努力形成积极、勤恳和踏实的职业观。教师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及对职业的忠诚度,要善于汲取和倡导先进企业文化,并作为重要的德育元素融入每一节课堂。选择专业课中对学生职业道德培育具有价值的元素,如,联想和华为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育人要素中的经济社会背景、专业技术背景和新闻时事是开展育人教育的最好素材,可以借此进行多学科的跨界融合,有效开展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的教育,拓宽传播渠道,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相映相融中,让思政教育更有温度和力度(图2)。

 

2“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和实施方法 

(四)构建“大数据+教育”大德育框架体系,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和职业人才价值链的跨界和协同发展

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要推动学校从多载体观念向创环境观念的转变,利用微课和慕课等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数字课堂育人形式,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动态捕捉和精准分析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并对有吸引力的育人素材进行多媒体加工和渲染。要以职业素养、价值引领和养成教育为核心,充分利用课堂、课外和网络三个育人维度,特别重视新媒体的形式,激活校园课程思政”+“产教融合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用微传播形态链接各个育人环节过程,推广个性化专题教育,例如课堂微电影、微视频、微讨论、微示范等,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获得感。[8]通过网络化的企业文化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多触角特点,可以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提炼与人文精神的思考,最终促进区域经济产业链和职业人才价值链的跨界和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锋.产教融合:深化与演化的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Z2):13-16.

[2] 谢志平,应建明.近十年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7(3):7-9.

[3]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5]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6] 周晶,岳金凤.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24):45-52.

[7] 孙善学.产教融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90-94.

[8] 杨海峰,黄陈,等.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特征与路径选择[J].高教学刊,2018(6):57-59.

 

 

Copyright@2010-2016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ICP备15022814号-2  浙ICP备1502281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