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稳定,2025年4月23日上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第四届高校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班暨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此次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我校教务处高度重视此次培训,精心组织全校实训室负责人、实训室管理员以及实验实训教师集中参加。培训过程中,参与人员全神贯注,认真聆听专家的讲解,并积极与专家互动交流,力求将培训内容学深悟透。
培训期间,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各高校要把安全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高校要压实各级安全责任,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切实承担起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压实安全管理责任。此外,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分级分类、隐患排查、教育培训、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等,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好实验室安全风险防范,扎实做好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重点工作。
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艾德生教授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5)》等2025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项规范和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帮助参与培训的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标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上海交通大学安全与环保中心副主任彭华松就高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讲解。他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危化品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管理建议,为我校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在培训过程中,相关高校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交流。各高校代表分享了各自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讨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培训结束后,参与人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他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他们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认识,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管理方法和经验。他们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教务处副处长孙佳楠在会后强调,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认真学习《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5年)》《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规范》,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意识、红线意识、责任意识。要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抓好安全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执纪,深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建设平安校园,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她要求各部门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此次培训的成功举办,对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校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持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