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总览
媒体机电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机电
[浙江日报]技术“工匠”,就业路上金招牌

来源: 宣传部     时间: 2016-12-09     
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路红梅 王懂礼

  11月23日下午,浙大中控、远方光电、大华、康恩贝等60余家本土高新技术企业,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机电职院)举行了一场校园招聘会。大三学生王文昊自信满满地驻足在用人单位的摊位前,他这次只是陪室友来逛逛。今年5月,王文昊作为学校的第一批推荐生成功被杭州地铁公司录用,几天前,三方协议也已签订完毕。

  “去杭州地铁公司上班,是我理想的工作。”王文昊说。

  王文昊的4个室友可没这么轻松。一周前,他们参加了奥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的招聘面试,暂时还没有回音。他们想在这次招聘会上找找其他机会。没想到,从招聘会回来后的第2天,4位室友齐刷刷收到了奥的斯的聘用信息。王文昊估算了一下,工业自动化专业这届共100人,被杭州地铁公司录用的就有12人,他们班49位学生,目前七八成都已经有一个保底的offer了。

  培育“对口”人才

  企业招聘“一人难求”

  机电职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郁君平做过一个统计,该校2017届毕业生3358名,不出校门,每个人平均就有8个岗位供他们选择。机电类专业的毕业生尤其“吃香”,岗位供需比达到了1∶10甚至1∶12。从今年10月起,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一场较大规模的招聘会,上海大众、长安福特、上海铁路局、杭州地铁、宁波轨道交通集团等大型企业陆续来校招聘。

  “我们担心的不是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一直关系不错的单位过来了,学生不愿去。”郁君平说。

  省教育厅下属教育评估院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分别针对本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机电职院毕业生的薪资多年来位列全省高职类院校第一名,平均薪资为每月4016.39元。

  “企业对机电职院毕业生最一致的评价就是动手能力强。这主要得益于机电职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深入开展。”郁君平说。

  近两年,国内实体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制造业专业学生的出路不免引人担忧。但郁君平认为,“掌握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发展依旧强劲。”前几天,海康威视的人力资源总监告诉他,海康威视在海外23个城市都成立了服务点,“现在是‘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

  在机电职院内的“浙江智造”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二楼,学院联合世界著名自动化技术供应商德国festo公司共建了智能工厂、过程控制技术实训室、智能生产线技术、机器人技术实训室等6间实训室,设备总价4000多万元。从明年起,这里不光会用作电气电子技术系学生的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室,还将承担起滨江区高新技术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场地的功能。

  “企业愿不愿意跟我们合作,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技术人才。如果能,他们就会反过来找学校建基地,提供设备、经费上的支持。”机电职院院长丁金昌一直认为,高职教育同样存在供给侧的矛盾,那就是能否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能否满足新产业、新业态的需求。“学校要主动对接浙江智能制造产业,开设相关专业和方向,将人才培养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级、人才层次从技能型向技术型提升。”

  从今年起,机电职院开设了两个全新的专业,一个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智能制造控制技术专业”,一个是对接杭、宁、温等地城市轻轨、地铁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

  打造技术“工匠”

  偏门学子成“香饽饽”

  机电职院最紧俏的毕业生不光来自智能制造领域的新兴专业,一些乏人问津的传统专业毕业生也成为市场稀缺的技术人才。

  1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教授丁文江专程来机电职院材料技术系举办讲座,他诚挚地建议更多年轻人投报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下面的三个专业方向——铸造技术、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材料检验,“我国航天发动机叶片的铸造技术和国际先进铸造技术相比,差距不小。”老院士说起这些有切肤之痛。

  这是3个标准意义上的传统专业,都很“偏门”,但每年的岗位供需比都在1∶12以上。

  2007年,机电职院在行业协会和浙江大学的共同推动下恢复了铸造技术专业,尽管办学还不超过10年,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铸造是工业、制造业发展中脱不开的一环,专业技术含量高。它还是一个积累型行业,在行业里越老越吃香。”机电职院材料技术专业教授石淑琴说,铸造专业每年只招一个班、40位学生,全省上规模的铸造行业企业有四五百家,学生供不应求。“这个专业的办学成本很高,学校投入很大,现在全省只有机电职院开设了这个专业。”

  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直接关系到金属元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相较于铸造技术,这个专业的办学难点主要在于对学生专业要求更高、更全面,学生物理、化学基础不好的话,学起来会很吃力,所以人才培养难;金属材料检测也存在相同的软肋,学生要学习金属学等技术理论课程,容易感到枯燥。

  在日本、德国,这3个专业门类不仅越来越被看重,工作环境也更清洁、精密,而国内尚有差距。“现在整个社会正在帮助和推动这些专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兴起。”石淑琴表示,以前铸造专业的高考主动投报率为零,但去年起情况有所改观,主动投报率上升到了15%至20%。

  市场大浪淘沙,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专业也被不断注入更为丰富的技术内涵,目前机电职院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下设3个班级,分别对应3个专业方向——精密铸造、焊接自动化、3D打印。

  机电职院材料技术系副主任张伟告诉记者,在培养市场稀缺的新技术人才方面,材料技术系已走在前列,目前系里已建成“精密铸造技术实训室”、“铸造模拟技术实训室”,在建“型砂3D打印技术实训室”、“铸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筹建“铸件机器人打磨技术实训室”、“先进造型材料实训室”。


——原载《浙江日报》2016年12月9日第20版

原文链接:http://zjrb.zjol.com.cn/html/2016-12/09/content_3024477.htm?div=-1

学院微博 学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