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委托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3〕250号),在全国共委托10家单位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我校承担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项目。
2月26日,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由教育部牵头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专项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扬南、教产处处长白汉刚,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朱鑫杰、职教处处长王志泉、高教处副处长陈雷,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石伟平,我校校长管平、副校长王建林出席本次会议;受教育部委托开展现代学徒制研究探索工作的十家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白汉刚处长主持。
管平校长首先简要介绍了我校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工作的开展情况,向与会领导和来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随后,王扬南副司长围绕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国内国际背景和现代学徒制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这两个方面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现代学徒制在许多发达国家开展得很好,成效明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值得借鉴。中央也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曾对现代学徒制工作作出了4次重要批示。国务院即将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起草决定中拟对现代学徒制试点提出“校企合作、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具体要求。近年来,教育部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积极的部署,希望在4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完善招生制度,推动招生与招工相结合,破解企业招工难题;二是“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三是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四是建立与现代学徒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明确行业、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会上,各单位代表汇报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前期成果以及今后的工作要点。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屠立向与会人员着重汇报了我校“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方案的下一步工作计划,包括建立并完善“双元制”成人高职教育改革试点班学员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利用“双元制”成人高职教育改革试点经验反哺全日制教育教学工作并且使现代学徒制成为中高职衔接的桥梁。
随后,专家学者与各单位代表对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我校副校长王建林就如何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如何寻求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创新教学制度,保障培养质量等问题和专家代表分享工作经验。
最后,王扬南副司长作了总结性讲话。他指出,要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首先需明晰现代学徒制的内涵意义,其次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第三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得到企业的支持,学校与企业分工明确、合作育人。在此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感悟,梳理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作思路,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我校自2007年开始实施“双元制”成人高职教育改革以来,先后与浙江省多家企业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育人关系,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成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新模式初步形成。工作成效获到了教育部的肯定和企业的好评,也为完成教育部委托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工作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工作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