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汤兆武:嵌入与重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中的文化力量(2021-07-01)

作者: 时间:2021-09-02 点击数:

嵌入与重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中的文化力量

汤兆武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要:

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受制于多重因素,文化无疑是其中最为深远、稳定和持久的影响要素。人人成才文化、协同推进文化、专业引领文化是职业高等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职业高等教育文化嵌入院校治理能力建设:文化自觉为院校的治理方向提供了价值保障,文化共洽使院校的治理过程彰显柔性调适性,文化反思作用于院校治理效度的动态评价。依托文化的深层力量,通过奠定价值理性以凝练治理内涵、凸显特色发展,通过推进文化开放融合以联动治理过程、协同多维主体,通过加速文化创新以提升治理格局、激发深层动力,重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职业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文化嵌入;路径重塑;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标志着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全新历史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职业高等教育的壮大趋势,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使命。必须结合职业高等院校自身文化特征,立足职业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构建依托文化深层力量推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的新发展格局。

一、职业高等教育文化特征

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产物的职业高等教育文化是职业高等教育相关主体,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深深地烙印了行业特色、院校特点。

(一)高等性与职业性重叠产生的人人成才文化

高等性是职业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是职业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信念、追求和动力,体现了职业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的依据所在。高等教育的根本功能是推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追寻真理、塑造人格、服务社会的目标上,在求精求实、创新传承的精神特质上,职业高等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诉求具有一致性。

职业性是职业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职业高等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对接职业需求,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广大青年做好职业准备,也为社会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高等教育对促进劳动者再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和调整作出巨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职业高等教育职业性的办学特征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共识与认可。具有应用性和复合性的职业教育特色,是职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也因此形塑了人人成才的文化。

(二)多元性与融合性交汇形成的协同推进文化

职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是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过程。和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不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将要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的类型教育转变。这就决定了职业高等院校既要考虑学校、教师、学生等内部相关者利益,更要考虑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相关者利益。其中既有校内资源的整合,包括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习实训资源及场地资源等;也有校外资源的整合,包括政府资源、行业社会资源和产业企业资源等,必然带来文化的多元汇集。

职业高等教育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不仅表现在办学主体上,也体现在受教育对象上。职业高等教育的普适性决定了教育对象的多样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职业高等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发展,不同的学制类型和培养类型,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上体现了多元融合。

职业高等教育的多元融合还体现在培养方式和标准中。1+X的书证融通体系,探索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举措,对学生在接受职业高等教育时提出了多元融合的学习要求。职业高等教育往往以学历证书为基础,以若干职业技能证书为支持,书证融通,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协同推进文化。

(三)实践性与创造性融汇塑造的专业引领文化

职业高等教育的职业性特点直接指向实践。相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职业高等教育无疑将实践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技术技能来自实训实操,也在实践中服务社会,并得到检验和发展。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得到职业高等教育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另一方面,职业高等教育也需要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满足企业最新需求。因此,专业特色鲜明的职业高等教育始终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做的能力,切实给学生以一技之长。

职业高等教育不仅是技术技能的教习,更是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地进行技术技能积淀、传承与创造的实践。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更是职业高等院校的生命线。基于实践又紧密对接实践的职业高等教育,只有重视发挥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重要培育基地的关键作用,主动参与支持企业创新过程,才能解决企业所需,参与行业发展,获得自我成长。职业高等院校不仅要紧跟技术技能的最新发展,更要发挥双师人才汇聚、联合企业高校的融通优势,开展技术技能研发创新,主动开展新工艺、新方法、新发明的创新与应用,在实践中积累创造,在创造中领先一步,塑造专业引领文化。

二、职业高等教育文化与院校治理的关系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治理这一概念。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是在一定治理体系结构下,运用制度治理院校事务,使得冲突和多元利益得到协调并采取合作行为的持续过程,是在治理体系下主动作为的能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受多重因素影响,而文化无疑是其中最为深远、稳定和持久的影响要素。

(一)文化自觉——治理方向的价值保障

美国学者伯恩鲍姆(Birnbaum)、卡普兰(Kaplan)和蒂尔尼(Tierney)的研究表明,大学治理的有效性和治理制度之间从来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与文化因素有着重要的关联。文化的理性自觉规制并影响着治理方向,是提升治理能力的逻辑起点。我国职业高等院校治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1]

职业高等院校的文化自觉是办学理念的价值序列和体系建构,是对人类根本价值和国家价值的整合与选择,并且结合本院校的历史传统和师生群体特质而形成,在整个职业高等院校治理体系中居于灵魂和统领的位置。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职业高等院校的文化将高校治理体系中具象部分的存在内化为一体,成为治理体系中最难撼动和改变的独特内核。

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2]在职业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过程中,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职业教育文化氛围渐浓。文化自觉为职业高等院校规制准确定位,明确院校发展愿景,契合院校发展宗旨使命,突出职业院校类型特点。践行文化自觉,职业高等院校就能够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培养方案等方面融入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体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特征。基于此,职业高等教育不仅应该传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应传承关怀人类命运的精神情怀、自我生命的领悟觉醒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领域得到全面发展。文化自觉为职业高等教育独特类型发展刻画了清晰的治理价值取向。

(二)文化共洽——治理过程的柔性调适

文化是善治的向心驱动力。库伊曼(J·Kooiman)和弗利埃特(M·Van Vliet)认为,治理所要创造的结构或秩序不能由外部强加,其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治理不是抹杀多元主体不同利益和不同诉求,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各部门各主体主动承担职责,并使个体职责和全体工作真正密切结合在一起,提出更高的行动目标,从而在协作系统中兼顾组织效能和个体效率的有序均衡。良性运行和较好绩效的产生除了依赖制度管理和奖惩激励之外,文化也起到了柔性调适的作用。

在职业高等教育院校治理过程中,由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解决冲突的方式就成为治理策略中的重要任务。在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办学理念、经费筹措、治理结构、评价体系等系列差异性的探索,最终形成了不同职业高等院校千差万别的办学特色。而特色鲜明、师生认同度高的文化,将激发组织成员共同一致的责任意识、使命精神,发挥多元主体能动性,攻克治理过程中的具体困难。文化理性共识为化解、弥补治理控制性手段无法协调的矛盾提供了手段,为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支撑。

(三)文化反思——治理效度的动态评价

文化是善治的隐性推动力。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通过对治理主体认识活动、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的影响,形成院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协同形塑职业高等院校治理效度评价的新格局。致力形成和而不同、博厚开放的基因谱系,全面深入探赜、梳理职业高等院校独特优秀文化基因的图谱、胞核和命脉,是促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创新,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为职业高等院校的治理效度评价开出清单。通过对职业高等院校治理效度的不断拷问和反思,推进对各项规章制度立改废的动态调整,推动治理体系的变革创新,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职业高等院校治理效度要充分体认中国文化伦理性、审美化的相与之情和世界职教文化价值性、实践性的向上之心。文化反思使职业高等院校能够以理性的信念和真正进步的动能为基础去检验正在实施的治理,尽物之性、尽人之性,从而进一步增强职业高等院校的办学活力,避免陷入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误区,并为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赋能,对职业高等院校的发展产生持久深远的正向影响。

三、文化视域下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依托文化的深层力量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不仅是提升职业高等院校办学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破题。只有在先进职业高等教育文化的加持下,院校治理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升,职业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才能变得更具张力、更显流畅。

(一)奠定价值理性,凝练治理内涵,凸显特色发展

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坚定正确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履行学校育人职能,坚持以文化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代产业文化等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体现于学校章程或规划中。要充分理解和认识职业高等教育独特的教育地位和文化特性,并与其他文化良性互动,做到取长补短,准确预判院校治理方向。

立德树人”“人人成才是职业高等教育面向普罗大众的价值追求。职业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包括促进学生情感、智慧及身体各个方面的发展。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在它最广的意义上,就是这种生活的社会延续。[3]受教育者在职业技能习得中寻找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自由思考、道德律令和情感审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当成为职业高等院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共识价值基础。

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要致力探索独特精神内涵。文化视域下的职业高等院校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4],每一所院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历史、社会资源、教育理念。实施高等教育的最差办法,就是把所有的鸡蛋都往一个篮子里装。高等教育最忌讳单一模式。[5]即使是同一所高校,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应当不断调适治理形式。每一所职业高等院校的内涵发展,必须在坚持与时代精神同频的前提下,经过院校历代师生员工和领导在校园文化大背景中的不断磨合、思考和提炼调适。不仅要体现学校建设发展历史(校史)、学校文化精神(校志)、校企合作特色、专业建设特点等,也要体现职业教育文化内涵和学校人才培养标准。

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要关注高校人在治理中的能动性。他们既是治理的发生和设计者,也是治理的执行和实践者,更是治理的旨归和受益者。一方面要引导师生充分理解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将充分实现师生发展需要作为治理的内在需求,作为一切治理行为前置的合理性预设。这也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二)助推文化开放融合,联动治理过程,协同多维主体

我国职业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和创新的过程。唯有将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的提升植根于全球的宏观视野和中国发展的全局,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才能真正确立中国职业高等院校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坐标系。

推进文化开放融合,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要完善民主决策中的顶层设计,强化系统思维。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通过翔实的调研,形成正确的治理策略指导院校发展,做到依法治校、去行政化和以人为本,协调多方利益,推进科学和民主管理。例如,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推进校长聘任制改革和公开选拔试点,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等等。

推进文化开放融合,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要协同多维主体,推动责权明晰的重心下移,重构二级治理体系,清晰责权边界,让二级学院成为体现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主力军。要按照以群建院的思路,通过专业群拉动二级院系改革,选优汰劣,布局学校专业设置和院系设置。协同专业教育与全人教育,在专中求全,专全结合。通过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设计,为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全过程路径创设和反思。例如,在专业群重构的基础上,对传统专业关停并转和升级改造,联动政府、企业等校外资源,重构课程、教师、团队等校内资源,实现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专业资源的整合强化。

推进文化开放融合,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要强化横向融鉴中的合力作为,联动治理过程。通过考察、观摩、学习等调研方式,在不同国家、区域、办学主体和行业板块之间交流借鉴先进文化。要根据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依托自身优势特色专业以域建群,形成完善的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发展。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依托行业重点龙头企业,联动其上下游企业形成校企战略联盟,围绕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上的某个核心环节重构专业群,进一步实现以核建群,以核力为圆心,共绘院校治理的合力

(三)探索文化创新,提升治理格局,激发深层动力

只有将宏观庞大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为具体的日常任务,逆推追溯机制创设、框架重构和权力分置,才能在实践中检验体系和能力的效度,将制度要素、制度条件和文化创新的新组合引入治理活动中,并创造出空前效率。

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必须打造校园品牌文化的传承性,以点带面推动文化创新。职业高等院校校园文化是在其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攒而来的。寻找、挖掘、深耕院校文化品牌,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推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优化,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更可使职业高等院校在延续其已沉淀形成的校园文化基础上,继续加强学风氛围、办学理念、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建设,认识并优化、积累并形成独特的学校特色与院校文化。

提升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必须探索治理过程的简洁性,建构治理新格局。一系列制度提供了主体交互影响的框架,形成了合作与竞争关系。但有限的制度往往伴随着窄狭化,既不能穷尽现实的问题,也无法触及富有生机的内在和谐。欧洲著名圣加仑管理学派创始人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指出,最好的策略都是简单的。[6]在职业高等院校治理能力提升过程中,越是不断创设过于细分规章制度的治理,越是导致问题矛盾的不可穷尽。将奥卡姆剃刀理念运用到治理过程中,以尽可能简洁的制度设计体现开放、民主、融合的治理文化,依靠文化的深层统束动能,行不言之治,以涵养职业高等院校治理中的自我要求、自觉遵循、自行约束和自在创造,以文化的力量推进治理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讲话[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1-2.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

[4]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5] 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4.

[6]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公司策略与公司治理[M].朱健敏,解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76-185.

关于我们

 

Copyright@2010-2016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ICP备15022814号-2  浙ICP备1502281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