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学院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专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二级单位,坚持“主动服务、市场运作、提高层次、创建品牌”工作方针,建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等5个“国字号”培训基地领衔、24个省级基地支撑的继续教育服务平台矩阵。办学主校区位于钱塘江畔、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的滨江校区,办学设施完备,周边交通便利。
继续教育是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院按照“守正、创新、发展、共赢”的战略导向,融汇“浙江特色”“机电特色”,面向中小学师资队伍、职教师资队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等开展教育培训。年均举办培训班250个,培训规模数2万⼈次以上,持续推进继续教育提质、增量、升效,先后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等奖、全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贡献 50强、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等荣誉,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项目覆盖面最广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团队,致力于成为继续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践行者与行业专家;汇聚了一批由教学名师领衔、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优秀师资团队;开发了一套具有时代性、实效性的品牌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现场教学基地;积极推进教育培训数字化转型,为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优秀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效果受到参训学员、委托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社会培训服务成绩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育培训“机电模式”。 聚焦职教改革关键,构建全域师训体系。学院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接职教改革新要求,依托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 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等,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建立职教师资全域培训体系,逐渐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重要基地。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助力“浙江工匠”成长 。学院依托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浙江⼯匠学院机电智造分院等平台,立足制造行业,强化教育链、产业链双向融合,对接⾏业企业,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跑市场、 挖潜力、拓项目,助力打造高素质、高技能“浙江工匠”队伍,稳步成为东部高端制造业企业职工技术技能水平提升的摇篮。 聚焦和谐社会发展,打造⼼理培训品牌。学院强化市场定位,树立市场口碑,开发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考证、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家庭教育指导、亲子关系辅导、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等系列培训产品,覆盖心理类培训各层面,针对不同群体需求,精准切分学习模块,多维度设计培训课程内容;帮助提升心理健康工作能力、专业实务能力,培育教师心理文化素养;通过课堂互动、沙盘对战等,帮助学员提升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等实践技能。学校已成为浙江省规模最大和品牌最亮的心理类培训机构。 聚焦国际平台创建,开拓职培“双线发展”。学院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双线发展,与英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境)外数十家知名院校、培训机构、跨国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引进国际先进行业标准和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多维度、深层次赋能国际合作培训能力,搭建更完善的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供需平台。 聚焦校企联动合作,开展“双元育人”项目。学院面向企业职工,针对不同企业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成人高职教育的“大专学历证书”+“技师等级证书”双证教学,与企业携手共同实行“双元招生、双元培养、双元师资、双元管理、双元评价”等五大模式,实现“政、校、企”联动,做到资源共享、“双元”协同培养,适合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改革成果荣获教育部职教改革典型案例。 (更新于2025年3月)